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巴菲特班] 貝南克擔心美國就業市場未明顯好轉

網誌: 巴菲特班 洪瑞泰 (Michael On)
文章: 貝南克擔心美國就業市場未明顯好轉
連結: http://mikeon88.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_07.html

--
From: 奕彰
Sent: Tuesday, December 07, 2010 8:53 PM

小弟目前任職於台灣某前三大金控公司,不是證券業,
所以沒有所謂只負責單一產業或單一公司的問題,
在我手上負責的公司有年營收數百億的企業,也有年營收幾千萬的公司,
有半公營寡斷事業、民營科技業、傳產業、通路商等等應有盡有非常豐富,
如果我的數據還不夠,還有我同事的也可以一起拿來討論,

我們不用像分析師一樣去跟別人要數據或拜託別人幫忙炒作,
這些數據都是企業定時一定要提供給我們的,
我們也定時都一定會去拜訪公司,
而台灣上市櫃公司都是我們的客人;
既然是銀行業就是保守,未戰先想敗,
風險對於我們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很抱歉,我不會一味看未來,
過去我也相當重視,
老闆的話也一定程度重視,
工廠產能利用率我們更重視。

既然您要數據,那也沒問題,
先談談「加班加到死」這個指標吧!
在金融海嘯前,大家也都加班加到死,
金融海嘯來臨了,有工作的人也加班加到死,
一直到今天台灣人於各產業中只要不失業不是公務員
還是每天加班加到死,每天不加薪只加班,
這就是為何薪水不漲,肝指數一直漲,
我也是幾乎每天加班到八點多九點,工作時數超過十二小時,
所以員工加班似乎不一定構成未來景氣一定會好的現象。

昨天美國貝南克先生提出了一個QE3的可能性計畫,要再增加更多美鈔,
這是為什麼呢?他有提出幾個觀點:
貝南克最擔心的就業市場仍難在可見之未來明顯好轉,
如FOMC會後評論的說法,企業仍缺乏增雇意願,
此次景氣復甦中表現較穩健的製造業,
總體而言仍為裁員,
與ISM指數所顯現的情況不盡相同,
看來製造業並非全面好轉,
疲弱的產業仍裁員,較佳的產業並未大幅增雇,
因此美國景氣成長今年前三季依均還有約2%成長,
就業增幅每月低於10萬人應屬落後,
另長期(27週以上)失業人數仍超過600萬人,
想找工作但認為應該找不到的人數近兩個月來又再度升高等等,
有許多的就業報告內容是歷史或多年來最差的情境,自然不容易很快回復正常。

台灣企業多是屬於出口導向為主,
歐洲債信危機根本未解除,還在討論該如何挽救,
如果世界景氣真的這麼穩健,那就不用擔心了;
美國經濟數據未也好轉,
台灣的幾個經濟數據於十一月也呈現下滑,
至於大陸...我覺得你可以親身去看看是不是媒體說得這麼好,
但據我的幾家企業老闆口中了解,環境已經不是這麼理想了;
也是,不然為什麼那麼多家企業要紛紛往內陸移動,
為了追求更便宜的工資與優惠的稅賦,
但接下來呢?哪裡還有便宜的人和地?
遷移需不需要一大筆費用呢?
會不會反映在接下來的財報上呢?
如果真的那麼好,幹嘛要遷移還要花費呢?

話說到此,我想我們應該可以彼此尊重好好討論即可,
就像海耶克不會去相信凱因斯一樣,各有各的論點,
*******
彼此共勉之囉!


From: 戴慶儒
Sent: Wednesday, December 08, 2010 1:43 AM

最近看同學的mail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就是大家都忍不住了 什麼股票能不能買
很符合雞尾酒理論和擦鞋童現象
回頭去看以前的mail
低點的時候大家都在問,萬海好不好,東聯好不好,佳格好不好,裕融好不好
但是這些問題在漲到現在就沒有人開始去質疑這些公司好不好
大家討論GDP的感覺就好像一個病人去給醫生量血壓
醫生說 『理想』血壓定義為 120/80 mmHg
但是病人說 我現在量出來是160/120 mm Hg
但是現在沒感覺不舒服,你的血壓定義是不是不準了
醫生您可不可以把高血壓的定義放寬一點
任何標準放寬的後果
可能一個是失去金錢,一個失去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