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拍謝...電腦送修中...

拍謝 電腦有問題
送修中

預計還要五天..............

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巴菲特報告 ( I.O.U.S.A.)

上周利用Payeasy的點數在誠品網路書局 購買了巴菲特報告 ( I.O.U.S.A.)的DVD
利用這個周六較空閒的時候, 好好的整個看完

內容是在講述美國國債的問題, 以及一群人如何努力的在美國各地進行
喚醒財政問題之旅的紀錄故事

裡面有提到一個過去的錯誤觀念(其實過去我也是一直奉行那個錯誤觀念)
[人們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福利, 但是又要減稅]
這就好比一個家庭, 希望買很多傢俱與視聽設備來享受 (高級沙發, 家庭劇院..)
卻又不增加家庭收入, 反而減少
這就是赤字的開始

美國目前有四項赤字 : 預算, 存款, 貿易, 領導力

在預算赤字上, 2008年聯邦政府支出為2.9兆美元, 收入僅2.5兆美元, 預算赤字達4100億美元
美國的國債達8.7兆美元(2008年)
政府的負債並不會與一般民眾一樣, 當政權交替時就帶進墳墓, 而是由下一代去承擔
也就是政府可以當收入還未進來時, 就預支花掉錢 (甚至更多),
這有點像卡債的觀念...
其實很諷刺, 政府教導民眾不要有卡債, 可是選出來的民代卻這樣預支下一代

不論在美國還是在台灣, 目前都看到有這樣的現象發生
累積到今年2009, 台灣已經舉債4600億台幣 (未包括這次莫拉克風災的特別預算1000億)
當政治人物, 漫無目的的開支票, 又說要減稅的時候, 這種大政府的開銷, 小政府的稅收
將會造成我們下一代的嚴苛負擔...
他們一出生就要背負著我們這一代欠下的負債, 沒有多餘的錢可供念大學, 碩士,
沒有多餘的錢買房子, 沒有多餘的錢繳保險, 沒有多餘的錢去投資
國家的負債愈高, 對於中產階級的生活是更深的影響
M型化將會愈來愈嚴重, 中下階層的小孩想要翻身的機會就更小了

不過台灣也不是完全悲觀, 台灣民眾(應該說是亞洲民眾)都有儲蓄的觀念
一個國家的儲蓄率高低, 也是國力的高低
當政府希望刺激消費時, 需要民眾掏出錢來消費時, 也是要有儲蓄才有辦法執行
歷經卡債風暴後, 愈來愈多年輕人知道要儲蓄, 不要先預支未來的生活

另外在貿易差方面, 台灣在2007年排名19 (貿易順差), 也就是我們出口還是大於進口
不像美國是墊底的逆差,

過去美國發行公債時, 因為民間儲蓄率高, 所以公債的擁有人為美國民眾
可是現在民眾儲蓄率低, 政府只好向外國求援, 現在美國前五大公債持有國家為
1.中國 2.石油組織 3.墨西哥 4.加拿大 5.日本
美國目前公債是外國持有的比率為64%

這有什麼問題時?

影片中有舉個例子, 英法在埃及戰爭中, 希望藉由戰爭維護蘇黎士運河的經營權利益
美國希望不要發生戰爭, 由於當時美國為英國公債最大持有人, 美國藉由威脅賣掉公債
或將公債兌換成英鎊 (這個舉動會造成英國貨幣制度崩潰), 來阻止英國發動戰爭
後來..英法兩國就撤軍了..


最後在領導力赤字上, 以美國小布希為例, 2001上任時, 美國國債約5兆美元,
2008年時國債已飆高到8.7兆美元, 主要原因在於小布希為了選票,
簽署很花錢的醫療補助法案D (那是昂貴的藥物處方法案), 又簽署了減稅法案(要到2010年)
支出增加, 但收入減少...很快的國債就開始上升
所以一個錯誤的政策真的是會延禍子孫

台灣只要在預算赤字上採用balance的平衡預算,
在領導力赤字上, 我們選出來的民代, 能夠好好監督我們的錢, 不要預支
民眾保持良好的儲蓄率, 不去買你付不起的東西
持續維持貿易順差, 賺外國的錢, 減少對外國的依賴(例如能源)

這樣子才不至於把我們的負債丟給我們的下一代去償還..
愈晚去做, 我們的下一代需要更高的加稅才有辦法去cover我們欠下的債

這是不道德的!!




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巴菲特班] 拼得過統一超嗎 ?

以下僅屬同學討論內容, 無推薦個股意圖, 請網友自行判斷
---------------------------------------------------------------------
網誌: 巴菲特班 洪瑞泰 (Michael On)
文章: 拼得過統一超嗎 ?
連結: http://mikeon88.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13.html

--

From: 大汗
Sent: Friday, August 14, 2009 12:46 AM

Q:我很好奇,如果現在7-11把授權拿回去,
在台灣自己開店,
拼得過統一嗎 ?

Ans:我覺得絕對拼不過,何況現在也拿不回去了。
我研究統一超商很久了,這你就問對人了。

如果說台股裡面,有哪一家公司,可以讓我推薦,
把自己的財產全部抵押上去投資,
那就是統一超商。

畢竟他的通路優勢(全台4808家店),
所有精華地段都被佔領,
連離島高山也不能倖免,
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介入的空間了。
不管是7-11的母公司
(美國南方公司..後來被日商伊藤洋華堂收購),
或者任何一個日系廠商(Lawson,ampm, FamilyMart),
要自己新開店來抗衡,都是不可能的任務,
基本上他已經「壟斷」了。

日本7-Eleven遲至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完成全日本展店,
仍有多達10個縣沒有任何一間店[4]。
Lawson則很早就達成全日本47都道府縣完全制霸的目標。
但就利潤而言,日本7-11的作法比Lawson正確
(我記得以前的 e-mail我有講過原因,書上都有寫,
可惜版主不推薦看那本書)。
不論如何,台灣7-11比日本7-11在自己的本土市場
更佔有大大的優勢無庸置疑。
並且以開店密度而言,台灣7-11為世界第一。
我實在不覺得有任何企業可以撼動他的地位。

另外,雙方所簽的契約,並非單純原廠與代理商之契約。
一般來說,零售業者與母公司所簽之契約為授權,
並非代理,且幾乎都是50年,99年,或永久。
永久?有人不相信?
台灣7-11於2000年4月20日與美國7-Eleven簽訂
永久的授權契約。How about that ?

因為我對高科技產品代理這種東西,實在自認不懂。
「代理權多長?競爭對手為何?本產業相對穩定否?
是否受景氣循環影響?」
這些我自認不是專家,就讓這領域的專家去賺錢吧,
我放棄。
同學中一定有人懂,也歡迎把資料提供出來,
只要能回答上述四個問題,或許我也會改變主意。

但統一超商我幾乎天天光顧,業務內容連小孩子都知道,
只要花一分鐘,就可以對12歲小孩說明統一超商的業務
(Peter Lynch說,如果你不能對一個12歲小孩用蠟筆畫畫,
說明一間公司的業務,並且讓他聽懂,最好不要投資)。
他所享有的優勢又清楚明白
(永久授權、店數最多、密度最高)
對任何一個理性的人而言,
都不會否認他在台灣的壟斷地位。

最後,照例,同學會問,
「大汗你研究統一超商很久了,號稱達人,
那你持股多少、多久,報酬率如何?」
很遺憾的,我要承認,
自從2003年SARS當時我錯過買進的機會後,
就一直空等到現在,實在是慚愧啊。
那時想必我也被隔離腦袋不甚清楚 (學老巴硬凹...),
到現在還是後悔不已。
我奶奶比我更有眼光,他可是有7-11的股票耶
(雖然我覺得當時的價格太貴)。
同時也證明,對7-11的業務內容,
對八十幾歲的人並不難了解。


註:
2005年9月1日,伊藤洋華堂成立新控股公司「7&I控股」,統一管理伊藤洋華堂、7-Eleven INC.
及在日本的7-Eleven,並於2005年11月9日正式完成收購7-Eleven INC.的全部股權[2],正式的將這家美國公司完全的子公司化,同時也正式自證券市場下市。

---------------------------
我的資料全部有所本,可以看一下wikipedia的敘述(紅字):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5%B1%E4%B8%80%E8%B6%85%E5%95%86%E8%82%A1%E4%BB%BD%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統一超商

前身為統一超級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8年,1979年開始經營便利商店,當時名稱為統一超級商店,同年與美國南方公司簽約合作,1980年第一家「7-Eleven長安門市」開幕,但隨即陷入虧損年年的窘境,1982年因不堪虧損,統一企業以一股統一企業股票換兩股統一超級商店股票的方式,全額收購股份,將統一超商併入統一企業改稱「超商事業部」,1983年為重新整頓,關閉30家門市,1986年開設第一百家門市,同年轉虧為盈,並重新獨立為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其後逐漸在國內的通路競賽中嶄露頭角,贏得台灣零售業第一的地位,並於2000年4月20日與美國7-Eleven簽訂永久的授權契約。1995年突破一千家,1999年突破2000家,現有店數已經有4808家。1995年進入宜蘭,1996年進入花東地區,完成台灣本島全部展店目標,1999年跨海至離島展店,目前已陸續在澎湖、金門、馬祖、小琉球、綠島等離島展店。
統一超商經營20多年來陸續成立了捷盟行銷、統奕包裝、樂清服務、統一生活事業、統一型錄、統一星巴克、統一資訊、首阜企業管理顧問、大智通文化行銷、統昶行銷、統一武藏野、統一多拿滋、台灣無印良品與統一速達、統正開發(夢時代購物中心)、統一百華(阪急百貨)等等數十家公司,已有多家已經進入台灣服務業500大之林,2000年開始跨足國際經營的上海星巴克與菲律賓7-ELEVEn,2004年也跨足大陸零售市場。近年來更整合統一集團下所有流通相關企業,成立統一流通次集團(PCSC),目前整個次集團各業種總店數超過5100家。

2008年5月29日,台灣統一超商獲得上海7-Eleven特許經營權,2009年4月30日位於上海徐匯區、盧灣區、浦東區的4家門市同時開幕 台灣統一集團投資1億元,成立統一超商(上海)便利公司

高密度展店
至2008年11月30日為止,台灣各地區共設有4,790家7-Eleven門市,在門市總數上僅次於美國、日本與泰國。但在土地平均分店密度方面,台灣每8.5平方公里(km2)就有一家門市;相對的美國國土面積9,631,418 km2有5,340家7-Eleven門市,平均密度為每1,803 km2一家門市;日本國土面積377,835 km2有11,069家門市,平均密度為每34 km2一家門市。
因此,台灣以每8.5 km2就有一家門市的平均密度,遙遙領先在美日之前,在排行上僅次於香港的每1.7 km2一家門市之密度居世界第二。但在人口平均分店密度方面,台灣則以每4,800人一家分店的平均密度居世界之冠,並領先於香港的每10,400人一家分店之平均密度。

---------------

最後

我衷心希望同學間的討論,
能夠提出理性和科學的證據,
並且自我驗證說法正確與否。
我的email在發表前都會再三確認所引用資料的正確性,
以免砸了我的招牌
(但我發現我以前的email還是有寫錯的地方)。
這個園地有賴大家的灌溉,
畢竟我也從各位同學的email中學到很多知識。
我知識淺薄,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懂。

我也從不在email當中公開批評任何一位同學,
即使我認為他的主張並不正確。
因為我不敢保證我每次都判斷正確,
老巴也會失手,判斷錯誤是正常的,
只是他非常勇於承認錯誤。
此email forum是免費的,相當難得,
希望大家能夠維持良好氣氛,
只針對投資發言,不針對個人發言。
以科學態度回答問題,而非以情緒回應。

上文(7-11)中若有錯誤,也請不吝指證。我也可以多學些東西。


敬祝各位
投資順利、身體健康!!


大汗 敬上
我跟王保保沒關係~我又不是維吾爾族人~


From: mikeon
Sent: Friday, August 14, 2009 5:39 AM

我們都在等統一超股價便宜時


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

[巴菲特班] 不必探就好公司的成因,只要看得出結果就好

網誌: 巴菲特班 洪瑞泰 (Michael On)
文章: 不必探就好公司的成因,只要看得出結果就好
連結: http://mikeon88.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3478.html

--
From: mikeon
Sent: Wednesday, August 05, 2009 7:03 AM

一家公司的成功是很多因素造成的,
如成本低、管理有效率、技術能力高、…。

就像巴菲特班這幾年上課人數快速成長,原因是
1.我講課淺顯易懂
2.許多同學用這個方法賺到大錢
3.盈再表很好用
4.售後服務周到,勤於回答emails與電話叩應
5.我把公司的成本降得很低
……

並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
外人,即便是產業分析師,很難探就其真正原因。

不過,一家好公司一定會形於外在三方面,
即我所歸納的三項好學生特質,經久不變/獨占/多角化,
例如,低成本的廠商自然會有高ROE
成本比別人低也必然會打敗對手,擁有高市占率

不必去研究一家好公司的成因,因為那是很複雜的
只要看得出結果就好,
因為我們只是當股東,而非經營者
只要指認出可以好很久的公司即可


↗不變 → 高市占
產品
↘會變 → 多角化

[巴菲特班] 華立


以下僅屬同學討論內容, 無推薦個股意圖, 請網友自行判斷
----------------------------------------------------------------------------
網誌: 巴菲特班 洪瑞泰 (Michael On)
文章: 華立
連結: http://mikeon88.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8636.html

From: weyzhiro
Sent: Monday, August 10, 2009 6:26 PM

華立企業是國內的高科技材料代理商,
代理美國、日本最先進的材料,
供應商包括奇異GE、住友集團、JSR、日本製鋼,
而客戶從台積電到鴻海等等。

其業務就是幫國內科技廠商代理購買上游基本原料。
其代理購買的產品有些我都不懂,
只知道那些是科技廠商製程必需要用到的上游原料。
不懂那些科技材料沒關西,
只要知道華立是通路商、代理的科技材料是必需品就好了,
其代理供應商和高科技客戶雖然會變,
但華立多角化極強,
單一客戶佔營收都會控制在10%以內,
當下游客戶需要更新的先進上游原料時,
或是有新興科技成立時,
華立就會通知其上游材料供應商而後研發新材料,
上游供應商需要華立提供蒐集最新資訊而後研發新材料獲利,
下游客戶需要華立把最新資訊提供給最適合開發此新材料的上游供應商而後研發新科技產品,
簡單講華立就是中間人,
其業務是經久不變,10 年後其業務還是會存在。

華立很像巴菲特旗下的TTI Inc.。


From: Tequila
Sent: Tuesday, August 11, 2009 12:09 AM

「簡單講華立就是中間人,做的是代理生意」,
個人認為此商業模式變數極大

代理生意不外乎有幾個強項:
業務強項、通路強項、語言強項、或者是關係強項...等
也就是說,
一定要有哪個地方非常厲害,才能不斷拿到代理權

風險如下:
1. 代理生意好做,只要拿到大廠的代理權,就成功了一半。
這個道理其他代理商也懂,
會不斷提出更優渥的條件爭取代理權,
在競爭之下利潤就會降低。

2. 下游買代理商的貨,大部分是因為貨好的關係,
不完全是因為代理商的關係;
換個代理商生意一樣可以做,上游不用買你的帳

3. 如果代理的東西利潤好,上游也會眼紅,
等代理合約到期就會想收回來自己做;
若代理商想繼續代理,就必須把利潤吐出來

4. 每一項新產品或新科技,都是單獨的代理權。
GE讓代理商代理工程塑膠粒,
不見得會讓同一代理商也代理添加劑;
上游也怕被代理商綁死。

5. 若是上游覺得代理商賣的不好,
一樣會想把代理權拿回來做。

6. 代理權也不一定只授權一家,
同一產品有可能授權給多家代理。

簡單說,代理商跟上游是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唯一的保障就只有代理合約,
合約到期就會很頭大,要搶代理的生意的人爆多。
所以代理商也會留一手,也要防上游自己跳下來做。
以前三陽代理本田的車,應該還算賣的不錯,
不知為何本田最終還是把代理權收回來做。
三陽就改代理現代的車,
因為之前本田的車主名單他都握在手上,
馬上就可以改推韓國車。
像奧迪就是覺得代理商的車子賣的不好,
所以也結束代理權,自己設分公司。

統一超的例子也很明顯,
統一超在台灣非常成功,
唯一怕的就是7-11這個品牌被取消授權,
所以原本有自有品牌「統一麵包」,後來又入股「萊爾富」,
都是為了防止萬一的情況,
到時換個招牌可以馬上繼續營業。
另外統一超在進軍大陸市場時,
7-11這個牌子也爭取很久,因為上游想自己做大陸市場,
後來也是有條件地在大陸使用7-11的品牌,
可以想像得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取得7-11的大陸品牌使用權。

也許華立有特別的高招可以避開這些風險,
例如同時代理不同廠家的不同產品,
以避免代理權有變數時所損失的生意,
但是我並不清楚。也許有其他同學知道。


From: mikeon
Sent: Wednesday, August 12, 2009 8:02 AM

我很好奇,如果現在7-11把授權拿回去,
在台灣自己開店,
拼得過統一嗎 ?

上游要把授權拿回去,談何容易,
究竟客戶掌握在誰手上 ?
自己開店的經濟規模又要多大 ?

乖乖在超商也賣得很好,
為何不會眼紅,自己去開專賣店 ?

這番討論,
華立的競爭力在哪裡 ? 風險又如何 ?
正如我剛講過的,
「並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
外人,即便是產業分析師,很難探就其真正原因。」

所以只要看得出結果就好,
華立的產品夠分散,亦即多角化能力強
即便幾樣代理權被收回,
如同代工廠被抽單,
影響也不致太大

再看它的營收,也隨著電子業景氣的回升而好轉
由1月的5.85億元上升到7月的11.5億
顯見營運狀況正常

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GI JOE 特種部隊

趁著8/7颱風放假日, 跑去台南大遠百看電影

剛好現在特種部隊正在上映..

之前看到預告時, 就想去電影院看看特效如何


其實這部電影應該是以前中視有在播映的卡通

[除暴突擊隊] 後來又翻譯成 [大英雄]

的真人電影版....


公爵..男爵夫人..蛇眼...眼鏡蛇指揮官...

等名稱都還很鮮明在我腦袋了...

真的是老男孩的卡通阿~~


以前國小的時候, 總是在電視機前守著 [除暴突擊隊]

每當正反兩派人馬對打時, 一方喊著[眼鏡蛇]的時候...

另一方一定喊著[除暴突擊隊]....

真是太懷念了~~


國小有看過卡通的人記得要去看真人版的喔~~~

我保證你看到眼鏡蛇的[雞絲]出來的時候..一定感動的想哭...

而且不管是紅髮女 跟 男爵夫人...都是正妹辣妹演出...

^___^


不過最後眼鏡蛇指揮官的頭盔. 可以改成像以前卡通的那版嗎?

現在這一版有點醜...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又到了除權息的日子..

每年從七月多開始...就是開始除權息的日子..
很多人現在就會說..如果可扣抵稅率低於所得稅率的話
要在除權息之前賣掉...要不然隔年五月準備報稅的時候會不划算...

其實如果可扣抵稅率高於所得稅率的話....選擇參加除權息...在報稅的時後確實是有利的
但是其實如果股票買入價格夠便宜....其實都還是建議參加除權息...才有複利效果可以享受

還記得之前Mike大 有提到 報酬率R% = f (ROE%, 買入價)
只要是符合好學生特質, 高ROE, 低盈再率的好公司
若是在股價貴的時候購入, 得到的R%就會變差

唯有便宜的時候購入, 就能靠著高且穩定的ROE, 每年經由配息配股的提供複利效果
使得還原股價愈來愈高...這才是重點

相對而言 要不要參加除權息...不需說明就能明白了...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7/31....在新竹的最後上班日

2009/07/31(五), 這是我在新竹上班的最後工作日

(實際上,這天我是放之前未休完的無薪假時數)

去年11月中來到北部打拼到現在也未滿一年(8.5個月)...就要烙跑回南部去了...

主要是因為自己獨自一人在這裡, 家人都在南部..想了一想

寧可少賺一點COCO, 還是回去好了..

正巧也還遇到我認為不錯的機會, 剛好也回南部試試看

24.5年在高雄度過, 4年在台南, 0.71年在新竹度過

接下來要回到台南繼續延續我的勞保年資..

雖然看來我的人生離不開南部....

但是我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