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巴菲特班 洪瑞泰 (Michael On)
文章: 這個指標會更準嗎 ?
連結: http://mikeon88.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06.html
--
From: 章陽富
Sent: Saturday, November 06, 2010 2:41 PM
我們透過GDP理論來判斷大盤的高低點,
台股的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公式為: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當期總發行市值/基值)×基期指數
但隨著許多公司上市、TDR,使得台股的市值逐漸變大,
我想這是不是造成GDP理論失誤的可能原因?
今年2月時的低點是7,081,根據GDP理論,
若明年第1季才是最低,所以會低於7,000點,
但若台股市值變大,GDP理論是不是要做某種配套計算,
但不知道想法是否正確 ?
From: mikeon
Sent: Saturday, November 06, 2010 6:07 PM
TDR不算在指數內
營收跟股價是高度相關,不是百分百相關
這是早就知道的事
所以GDP跟指數過去20年都相符,今年凸搥
也就沒啥值得驚訝之處
更何況我們是用台灣的總營收GDP來跟指數比
而非拿上市公司的營收來比
這其中又可能出現落差
今年1Q,我把景氣循環股賣掉,高ROE股仍留著
鴻海賣在150元,國泰金賣在59元
現在看來都是高點
沒賣的高ROE股大統益股價則創新高,
2008年底在GDP低點買在25元,賺了1.2倍
再看今周訪問Ray同學,
他的鴻海與台塑三寶都買在不可思議的低點
我買的價格也跟他差不多
不正是遵照GDP理論的成果嗎 ?
我看現在訕笑GDP理論不準的人
正是2008年台塑三寶跌到40幾元時還在說它們不好的同學
在擔心什麼中東產能開出
兩相比較可知,遵守GDP理論比不遵守,
好處多太多了
一個指標20年來只有今年凸搥
如果有人嫌它不準要棄之不用,
那就請用同樣的標準來看待其它指標
請問還有什麼指標可用 ?
小機桑把其它更不準的指標加上來,
提出「M1B+GDP+個股營收+漲跌家數比」
請問這個混合指標會更準嗎 ?
把過去20年的資料調出來看看才知
另外俊雄桑講到的「須考量GDP總額變化
像今年GDP的年成長率因基期關係逐季遞減
但GDP總額卻逐季墊高,上市櫃公司獲利也確實變好
所以GDP理論應再考量GDP總額變化的趨勢作為參考依據」
一樣把過去20年的資料調出來看看,便知這種說法對不對了
不是光提主張,還須驗證
寄件者: mikeon
寄件日期: 2010/11/7 (日) 8:01:04 PM
另外,再跟你聊聊技術分析
漲跌家數比是短線指標,
把它跟長線指標M1b及GDP綁在一起,妥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